保护独具魅力的长白山森林文化遗产_行业新闻_爱游戏体育官网登录入口_爱游戏体育官网最新入口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保护独具魅力的长白山森林文化遗产首页 > 中心 > 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 2024-10-13 08:37:59    作者: 行业新闻

  吉林省桦甸市地处长白山富尔岭支脉西部的松花江上游,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这块土地赐于人类丰厚的物产,所以自古以来就是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等不同称呼的满族先民渔猎生息的宝地。这里既有原始时期的寿山仙人洞遗址,也有新石器时代的三道通遗址,还有国家级保护文物——唐代渤海国的长岭府遗址(即现在所称的《苏密古城》)。特别是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开始,闯关东的流民冲破满清王朝对长白山区的封禁,进入吉林南山采参、淘金之时,首先进入的地方就是今天桦甸的行政区域。尤其是韩边外占领了夹皮沟金矿之后,以桦甸东部山区作为统治中心,对长白山区进行了全面开发;随着采金、采参、

  狩猎、伐木、商贸等行业的蓬勃发展,相伴而生了多种形态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的构成,既有汉民族传统的文化意识,也包涵了沉淀在这片原始森林中的满族文化根基,能够说是满汉文化融会贯通后所产生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的民俗文化。由于这些民俗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森林气息,所以又被称之为森林文化。

  森林文化中很典型的有属于口传文学的《韩边外传说》,属于习俗类的《放排习俗》和《放山习俗》,属于手工技艺类的《传统采金工艺》等。

  《韩边外传说》是通过韩边外进入长白山后“巧遇黄金”、“设火绳计除匪”、“山神爷选头领”和“杀人不走文书”、“种地不按葫芦扣籽”、“抗日抗俄”以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等几方面内容的口传故事,主要体现了韩边外统治吉林省南半壁江山七十余年的过程中的创业过程和不屈不挠地抗击日俄侵略者和民族气节。《韩边外传说》不仅在桦甸家喻户晓,在整个长白山区都广泛流传,其影响甚至远播到东北三省以及日本、俄国和朝鲜。

  《放排习俗》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时期利用自然流水来运输木材的一种行业规范,也是森林文化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放排习俗最重要的包含“祭江神”、“木把节”、“行业禁忌”、“放排号子”等内容。

  《放山习俗》是采参活动的行为准则,包括“祭山”、“看山”、“喊山”、“抬参”、“谢山”等程序,还有约束言行的“入山禁忌”,以及“平均分配”、“不贪无义之财”等理念。其中“祭山”、“谢山”、和“入山禁忌”既象征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也体现了人参的神秘色彩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看山”、“喊山”和“抬参”既有神秘色彩,也有一定的科学性;而“慷慨仗义”、“平均分配”和“不贪无义之财”,既表达了关东人豁达豪爽的性格,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统采金工艺》是进入长白山区采金的流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操作的过程。其中采砂金的工艺最简单,只包括挖砂、上流、淘洗几个环节。而采脉金(即矿金)则复杂得多,有采掘矿石、背运矿石、粉碎研磨、淘洗等工序。其中采掘矿石又有火烧法和火药爆破法之分,工序很复杂。桦甸的夹皮沟金矿是我国开采最早的金矿,韩边外时期开采脉金时采用的就是这种工艺,因而可以说这种采金工艺也是采矿史上的一大发明。

  属于森林文化范畴的还有民间音乐类的“抬木号子”和“关东民谣”,习俗类的“开山习俗”、“狩猎习俗”,口传类的“土匪罴话”,手工技艺类的“秫秸(即高粱秸)编结工艺”(含编炕席、扎盖帘、扎鸟笼、蝈蝈笼等),还有“柳条编结工艺”(含编柳条包、柳条筐)等等。

  森林文化是劳动者理想、愿望和审美兴趣所转化成的可观可感的文化形态,由此而生发和扩展的难以数记的民间文学作品,已构成了关东文化的主体,因而对这份历史和地域赐给我们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和保护,既有文化价值、也有科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韩边外传说》是森林文化中一份不可多得的口传文化,1997年桦甸市政协还组织人力编撰了《黄金王国的兴衰》,以纪实手法描述了韩边外祖孙四代的人生历程,由桦甸市委和政府协助拍摄的三十七集电视连续剧“关东金王”也在全国播出,可以说在对外宣传上作了相当的工作。但美中不足的与此相关的见证物已经寥寥无几。由于历史上的诸多原因,韩家的三外大宅院一处也没有留下,韩边外建造的善林寺也在文革中被毁。除了一口百年老井和上百个磨矿石的石碾坨保留在韩边外当年采金子的夹皮沟外,只有吉林市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块当年悬挂在善林寺中的“忠义同天”匾额,再是现在冒名建造的善林寺里有一块当年的石碑。因而也给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困难。

  《放排习俗》作为森林文化中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化形态,但由于半个世纪以来运输能力的提高和道路开通,运输木材全部改由公路运输或铁路运输,使该习俗为之服务的主体不复存在。另外,流放木排的江道也已经改变,当年水流湍急、拥有四十八道险关的老恶河已经被白山电厂的大坝拦截成碧波荡漾的白山湖,祭江仪式中的承载物——供奉龙王的“四海龙王庙”和祭奠放排鼻祖谢老鸹的“望江祠”也因建设白山水电大坝而拆毁。再是放排号子早已失传,进行挖掘和整理也需要下一番功夫。

  《放山习俗》则处于前途茫然的境地。因为森林过度采伐,人参生长所需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采挖人参的人数慢慢的变少,资源本身即面临枯竭的边缘。另外,也因为野生人参的数量愈加稀少,不再有过去那种成帮结伙的放山队伍,导致放山的程序也慢慢变得简单,如“拜山神”、“喊山”、“报山”、谢山”等等都被省略,不破坏植物,不许任意杀害动物等放山忌讳也很少有人沿用,使《放山习俗》濒临失传。再是红石林区内曾于清道光年间建了一座供奉参祖、参母和人参娃娃的灵参祠,不幸于日伪时期被日寇给拆毁。红石国家森林公园已列入规划,预计投资202万元,恢复建设灵参祠,同时还预计投资800多万元,恢复建设一座历史上曾有多处而今无一幸存的山神庙,并结合旅游观光来展示《放山习俗》等习俗中拜山神的场面。

  《传统采金工艺》在长白山区虽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中开采脉金的工艺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已逐步被现代化的生产的基本工艺所代替,采淘砂金的工艺虽没变革,而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新一轮采金热,还在松花江上游和浑发河流域被大范围的应用,但由于这种采金方式不利于江河流域的水土保持被明令禁止,近年来已再难见到采淘砂金的场面,其工艺也面临失传的危险。好在夹皮沟金矿仅存的百年老井里不乏传统脉金采掘的遗迹,研磨矿石的石碾和碾盘还可收集;采淘砂金的工艺也最简单,只要实施保护,传承和展示这种工艺并不困难。

  其它如“抬木号子”、“关东民谣”和“土匪黑话”都濒临失传的境地,“秫秸编结工艺”和“柳条编结工艺”也因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不再成为林区生活中的必需,只有“秫秸编结工艺”中的部分工艺如编盖帘尚可在农村见到,因而保护工作都迫在眉睫。

  森林文化体现了劳动者理想、愿望和审美兴趣,作为关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既有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对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城市品位和影响,招商旅游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长期以来,包括森林文化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自2005年才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桦甸市自今年初为了申遗才着手这项工作。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新学科,人民群众甚至包括有关部门的领导都对它的涵义和实施保护的目的都不甚明了,甚至会出现了只为打造品牌并获得经济效益而申报的情况。若只从这个方面出发,珍贵的文化遗产就会变成商品,而商业的着眼点只是挑选卖点,照这样的轨道运行,没有卖点的项目势必得不到保护,而申报成功的项目,也失去它原有的朴素,甚至被扭曲。因而,建议各级政府和媒体加强宣传力度,一方面以提高认识为目的,努力去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唤起人类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应该从根本入手,对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普及保护文化遗产的教育,还可以把包括森林文化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故事编入课本。立足于长远和未来,使中华文化传统的精髓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被丢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门新课题,有着非常强的历史性、专业性,它对于开展此项工作的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要求和认知民间传统文化的能力。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涉及到县级政府还只是凭工作内容归类于文化部门负责,而文化部门因为过去并未涉足过这项工作,也没有相应的机构,只为了申报项目而现用现抓人,申报告一段落就树倒猢狲散。再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怎么实施保护还只限于报表的字面上,并没有切实可行的制约机制。使保护流于形式。对此,建议在有关部门中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才和必要的设施,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业务指导、调查、建档以及申报、研究和保护工作。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包括宣传机制、保护机制、资金运用机制等等。切实做到有人干事,并且能干好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与其相关的物质实体,即赖以展示其文化内涵的承载物。历史上桦甸东部的森林中曾有数座与相应的森林文化融为一体的庙宇,如山神庙、四海龙王庙、望江祠和灵参祠等,其中仅山神庙就有多处。现在保护森林文化遗产的有关部门均已立项,拟恢复建设这些名存实亡的建筑。但苦于庙宇类建筑归宗教部门控制,宗教部门则把这些庙宇都归入宗教系列,一律不准恢复建设,因而使保护工作面临尴尬。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并协调宗教部门将属于文化遗产和纯粹是宗教内容的庙宇类建筑区别对待,准予恢复建设。

  保护森林文化遗产与保护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需要相应的资金。但目前地方政府并没有一分钱的专项资金来从事这项事业,很容易使保护工作流于形式,只做表面文章。因而建议各级政府设立专项基金,一方面由政府投入,一方面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结合宣传广泛开展募捐活动,将保护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家园,每一个火黄子孙都有责任投入一份关注和爱心。我相信通过全社会与全民族的不懈努力,独具特色的森林文化能在中华文化的大家庭中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作者简介:张仲彦,中国作家协会林业分会会员,吉林省分会会员,吉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桦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韩边外故事》传承人。代表作品有:专题片《让青山常在》,人物传记《命运不是辘轳》,原著电视剧《关东金王》,电影剧本《间岛悬案》,主编大金牛丛书《诗意阅读》、《山乡夜话》卷,《东北抗联蒿子湖密营纪念馆》展览设计。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

版权所有 ©2016-2019  爱游戏体育官网登录入口_爱游戏体育官网最新入口